官方微博 

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业内资讯

中棉所:2011年后期棉花展望报告

 中棉所和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,针对棉花丰收,发布今年后期棉花展望报告,供决策参考。  
 
.1-7月棉花产业经济运行若干情况  

1、棉花生产主要特点。一是受价格利好的刺激,植棉面积呈现恢复性增长。二是棉花长势好。前中期天气呈现干、热特征有利棉花生长,虽然以旱为主的灾害偏重,但绝收面积很少。中国棉花生长指数(CCGI4-8月为121,表明长势好于去年同期两成多,好于常年一成。三是今年是一个丰收年景。到823长势乐观,丰收走向不断增强。如果后期天气正常,不出现持续的、流域性的渍涝和烂铃灾害,总产有望创新高,且品质好。  

2、上半年现金投入增加,雇工费用连续9年上涨,呈物工双长态势。监测结果,上半年棉花生产现金投入588.3/亩,同比增70.1/亩,增幅13.5%。其中物质费用增52.1/亩,占增幅的74.3%;人工费用增18.1/亩,增23.5%。预计全年成本至少上涨202.1/亩,达1444.7/亩,涨幅14.0%上下。  
 3
棉纱产量和纺织品出口数量增长回落。1-7棉纱产量1601.5万吨,同比增幅6.1%,增幅回落9.2百分点。表明我国棉纱产能出现转折点,但原棉消费基数很大且用棉短缺的局面不会改变。1-7月纺织品服装出口1377.2亿美元,同比增幅25.5%。其中:1-6月价格上涨21.49%;数量仅增3.88%,回落12.5个百分点。其中针织服装出口95亿件,占整个服装出口的70.2%,仅增3.68%。内需继续保持旺盛态势,1-6月限额以上服装类零售同比增长23.5%,若扣除价格上涨部分数量增长有限。 
 4
、进口减少。1-7月原棉进口148万吨,同比下降13.4%  
5
、棉价过山车,进入8月降幅趋缓趋稳,略见回升迹象。上半年国内外棉价同比大幅攀高,环比大幅下跌。中国棉花价格指数(CC Index )从1月的27915/t下降到7月的22181/t,降幅20.5%,比3月的最高价30733/t降幅27.8%A指数从1月的182.66美分/磅下降到7月的122.51美分/磅,降幅32.9%;比3月的最高价229.6美分/磅降幅高达46.6% 

 进入8月价格降幅趋缓趋稳,近期趋向回升。8月比7CC Index降幅为12.5%A指数降幅为7.4%8月头三周减缓幅度为一位数,第四周略见回升。  
二、新棉价格展望  
分析指出,临时收储、成本和通胀三个要素对新棉价格的走向和走势影响最大。  

(一)托市收购将对市场产生支撑效应。3月出台的临时收储价19800/t,扣除1000/t加工和运输费用为18800/t328级籽棉价格在8.96/千克,是一个托底的收购价。在临时收储价的支撑下,新棉价格呈止跌趋稳走向。 

 
(二)在成本和通胀的推动下,新棉价格将呈波动上行和回升的可能性加大。据监测结果,上半年物质费用上涨52.10/亩,测算皮棉成本上涨612.9/t才能消化。预计全年人工费用上涨150/亩,测算皮棉成本上涨1764.7/t。物质和人工费用合计推动成本上涨2377.6/t,即在临时收储价18800/t的基础上增加12.6%2377.6/t才能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。这与1月预测新棉合理预期价格将在2.12.2万元/t之间十分吻合。如果加土地租金和自用工作价的上涨部分,合理价格2.42.6万元/t  
 
防通胀、稳物价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。CPI全年控制目标为4%5%,上半年为5.4%7月为6.5%,创近3年来的新高。经济界新近认为,判断通胀拐点三个因素:一是流动性具可控但有滞后性,可能在34季度成为通胀下行的推力。二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何时减弱,其中还有国际输入性的不可控。三是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将成为通胀的持久拉力,何时出现拐点尚无迹象(巴曙松,2011-8-12)。 

(三)影响新棉价格的几个因素 
     1
、从性价比来看,粮棉产区的粮价上涨。国家粮食最低价逐年上调,今年黄河小麦农民售价1.982.00/千克,优质强筋小麦2.202.50/千克,迄今没有启动1.90/千克的最低保护价;粮价的回升有利带动棉价的回升。 
     2
、从期货来看,1-7月大幅下滑,8月止跌企稳,近期趋升。郑州CF1091月的32645/t的高位下降到7月的20955/t,降幅35.8%。国际上,纽约洲际交易所10月的期货价格从4月最高152.53美分下降到7月的106.71美分/磅,降幅30.3%。进入8月,受美国信用评级下降的影响,该月第二周国内外期货市场价格下降,纽约洲际10月降幅5.67%,郑州CF109降幅1.67%,第三周趋稳略升。如果美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,价格上行的空间加大。  
 3
、从棉纺来看,高价棉消化的时间延长。一是回顾2003年高价棉在半年内消化,2004年低价进口棉产生了明显稀释效应,而今年没有的原因是国际棉价高于国内和消费动力不足。二是临时收储价对市场的打压很大,迫使2010年的高价棉”“硬着陆;加上企业融资难,为了保住骨干工人不得不采取开四停六。由于开工不足,加上伏季耗电增多,7月棉纺产量244.6万吨遭多方质疑,而高价棉的消化需较长时间。  
4
、从出口来看,国际消费疲软,不确定因素增多。世界经济仍然十分脆弱,复苏很不均衡”(拉加德,IMF总裁,2011-7-6);全球经济面临全新且更危险阶段(佐利克,世行行长,2011-8-13);8月上旬,美、欧债务危机以及美国信用降级,股市动荡,第2周全球股市缩水4万亿美元。美、欧盟、日等发达经济体纷纷调减国内生产总值,加上一些国家的政治动乱等,全球经济增长放慢,消费市场仍疲软。美国或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,推动价格上涨。  
 5
、从资源来看,全球棉花产量增加。ICAC 7月预测全球植棉面积增8%,预计总产增10.7%2742t,因消费不足库存增加,不支持价格上行。 

.未雨绸缪,应对增产,积极防范卖棉难将是今年棉花的头等大事 
针对棉花丰收,要把防范卖棉难作为今年棉花的头等大事来抓。  
 
鉴于临时收储为市场提供强有力支撑,期望实施细则尽早出台;适时启动,兑现敞开收购的承诺。

出处中华纺织网

编辑: lara

时间:2011/9/3
点击:0